2006年3月31日 星期五

朋友新的老的都好

今天看了一回以前的文章及留言,許多的感動又湧上心頭!朋友,不論新的老的都一樣好!


人生,有坎坷、也有爽快!我很幸運,在每段坎坷的時期,都有不同的朋友相依偎,有些現在看來只是過客,但當時的溫暖感受,常常是即時的救命甘泉,即使有者已事隔多年,那份牽動淚線的支持、雙雙奮力相挺的臂膀,都像冬季的暖日般,不可期待卻印象深刻!


基隆外木山的浪濤聲、齊聲唱和著的張雨生的「大海」,我們在黑夜裡拉近距離,傾吐心事;手上廟口的鹹水雞與少不更事扔進港裡的雞骨頭、笑罵搥打著的年輕身影,我們能夠擁有彼此的時間,就這麼短、也如此永恆。


純真年代不會再返,但記憶深處你我的手掌溫度,至今還是如此鮮明。



手上的菸與單眼相機,陪伴我們橫行楊梅山區與永安海濱,花草樹木甚至無聊的貓狗群區生活,在你我構築的世界裡,像一個家庭;月光透灑室內的幾何圖形、貼在房門口的賽風壺素描、手中與心情無關的苦澀咖啡、Stacy Kent的優柔嗓音、我們與對面男舍半夜互往的手電筒光束,所有的笑鬧及苦悶,都是我們自行想像也隨即拋諸腦後。


今夜的那一片月光,灑落的弧度永遠相同,但不會再有你我兩個身影出現,那些,封存在回憶的相片簿裡,等著我們再一次翻閱、再次感動。


朋友,老的新的都一樣好,以後是一個Question Mark,但是這一刻,屬於我們!現在的你我,不是彼此某個時期的過客、不是記憶中的一段故事、不是硬碟中的一個檔案、而是真真實實、在旁等待的一雙手掌。


2006年3月27日 星期一

【雲林】古坑重點咖啡園

 
往重點咖啡園的路上


台灣咖啡在日據時代曾經紅極一時,但因屬高消費商品,之後曾沉寂一段時間,近幾年由於有心人士的奔走及推動,又讓台灣咖啡走紅起來。


2003年10月的第一屆咖啡嘉年華,在古坑地區及劍湖山世界隆重上場,各界熱烈響應,第一屆的嘉年華,把古坑地區搞得有如菜市場,路邊連青菜都有人在賣,印製台灣古坑咖啡的即溶包也是攤攤都有,雖然當時我覺得有點失望,不過畢竟是第一屆,相信後兩屆應該多有進步。


除雲林古坑的荷苞山外,台灣的咖啡產地還有南投縣的惠蓀林場、及台南縣東山鄉的崁頭山,記得好像還有一處,不過忘了,呵呵!



在台灣咖啡附近有一處快樂窩,咖啡園就從這一旁的小路進去,我第一次找的時候走錯路,走到比較山上去,哪裡有什麼咖啡園,一整片都是檳榔樹!我真的很討厭檳榔樹,破壞植披,沒點好處!



拾級而上,大概是巡訪咖啡園的好心情,總覺得路邊的小草都是笑的,這兒似乎不多人走,階梯處處有新冒的芽,青綠綠的煞是好看!



荷苞山往年咖啡銷聲匿跡時,為求謀生大多已改成茶園,到了重點咖啡園入口處俯瞰,仍保有一大片的茶園,在樹蔭下稍歇,涼風徐徐,舒服極了!


 


九、十月就進入古坑咖啡的採收期,我們到咖啡園時約下午兩點,看到阿姨們翻找著,採收成熟的紅色咖啡果實。


 


 


咖啡花朵凋謝後就開始結果,待綠色果實轉呈紅色就可以採收囉!在大太陽下手工採收,真是太辛苦囉!難怪要賣200塊一杯!


 


1.2公頃的咖啡園,說實在是不能玩躲貓貓的啦!不過若是在花開時期行走其間,迎面而來的香氣也是爽事一件喔!


 


走在咖啡園裡還是要注意,見到這人面蜘蛛可不要嚇到,也小心點免得破壞了人家辛苦結的網。


 


藍天綠葉也是相得益彰,若是有閑,可以在二、三月花期時來走走,試試孕生咖啡果實的花朵清香!


若是想賞夜景,重點咖啡也是不錯的選擇,可賞嘉南平原美麗夜景,我去的時候剛好有人放煙火,煙火映照山腳下點點燈光,別有一番滋味。


其實古坑地區山路沿路大小咖啡廳坐落其上,開著車,興之所至,看到哪間順眼就下車走走,何必一定要名店?不如放縱隨性,即享浪漫!


   


2006年3月22日 星期三

【雲林】草嶺水濂洞


2003年新草嶺潭稍下游溪段沖積了一大片淤泥 


沿著環湖步道,可以到達草嶺潭週邊的景點,水濂洞即是其中一景。沿著步道行走,多有濃密的樹蔭,行走起來毫不費力,沿途聽著蟲鳴鳥叫好不愜意,只是以前可以欣賞草嶺潭,現在只能欣賞清水溪及淤泥了。


 


走往水濂洞的步道修築得整齊美觀,溪邊的溼氣較重,為防遊客滑倒,還設置了麻繩供遊客扶著。



新草嶺潭在樹隙間仍顯露其美。



環湖步道就位於水濂洞瀑布下,此時水量不大,可以站立其下仰觀,甚至可以伸出手讓瀑布的水珠打打手心,不過請慎防落石。


 


仰觀水濂洞瀑布,藍綠及水珠的映襯相得益彰,休假的時候,還有什麼比與情人作伴暢遊山水來得享受的?......嗯,說不定是有的,呵呵!


 


只有在水量不大的狀況下才能夠拍到這樣的景色,水量大的話就是一大片白白的水瀑了。


 


有否見到岩壁上開著朵朵粉紅的小花?與青苔共榮共存,就近享受瀑布的美及水柔,對她來說,這才是真正的水濂洞。



午後的陽光照射著新草嶺潭的淤泥及水面,也襯著珠濂閃亮。



啊?我也想去兜風啊,帶我一起去啦!我不走!我不走!


回家時,死賴在車窗旁趕不走的壁虎,你到底是哪裡來的啊?(你管我!)



2006年3月21日 星期二

【花蓮】60石山

每年從七月開始就有許多關於金針花季的報導,這時的我在做設計,每次做旅遊報導的時候總是在幫人家包裝行程,寫文字寫得我自己都幻想無限,決定親身去體會金針花的嫚妙魅力。

每年八、九月為花東金針花期,屆時會陸續展開一系列的觀光活動,這是2003年花蓮的60石(ㄉㄢˋ)山。無論工作多辛苦,來到恍若仙境的60石山,煩躁早一掃而空。

為什麼稱60石(ㄉㄢˋ)山,有興趣可見:http://www.kenphoto.com/travel/day_lily.htm

 

約六點到山上,尤其看到近在眼前的山間雲霧繚繞,頗有已經離開紅塵、暫列仙班之感。太陽還在雲霧中,水霧瀰漫的山間,滿眼的綠沁人心脾,暫時逃開了夏天惱人的暑氣,

 

拾級而上,想像著有怎樣的美景等待著......

 

開滿金針花的山頭,像鋪上了一層金黃色的地毯。

近看金針花,則花上、葉上裝飾著點點珠露。

 

起伏的山稜,是俯瞰整個花東縱谷絕美地勢的絕佳地點,到了這裡,千萬記得攜帶你的像機,將這裡的美,一點一滴紀錄起來;





 

忙著採摘金針的大嬸。金針需在開花的前一天摘取,一旦開花就沒有經濟價值了!

花期中,隨處可見農舍前的廣場曬著金針,也是一定要記錄的景色唷!還有的農舍連屋頂上的空間也不放過,也鋪了滿滿的金針。

阿伯說有時得要連續曝曬十多天才將水份完全去除.碰到天氣不好就要更久囉!

上次去比較趕,沒能好好欣賞沿途美景,今年,已經將金針花季排入旅遊計畫,非得再去一次不可!


【雲林】已逝的新草嶺潭


1999年九二一地震後形成的新草嶺潭只有數年的壽命,2001年的桃芝颱風加上2004年敏督利颱風所攜帶的土石量極其龐大,新草嶺潭至今已完全消失,今天還是來回顧一下吧!




新草嶺潭日出


密境般的新草嶺潭有一個故事喔!據說以前住在這地區的鄒族與漢人曾立約大家和睦相處,原住民將地分出,漢人辦活動時則誠心邀鄒族人前往,但時光荏苒,漸漸大家忘了這約定,有一次漢人節慶,沒有邀請,鄒族長老自行前往,漢人卻未以禮相待,他非常生氣,就當場施咒,長老死後,漢人居住的地方就塌陷形成以前的草嶺潭,據88年921地震剛好是百週年喔!信不信由你囉!




曾經,前往草嶺潭的自然小徑。



新草嶺潭1999年至2005年,僅僅六年的壽命,因地震誕生、因颱風逝去,是個絕佳的警惕人類大自然掌握大權的例子。


 


因為新草嶺潭興建的環湖步道、涼亭,即便週遭有水濂洞、青蛙石等景點,失去新草嶺潭,就是少了點味道,遊艇碼頭現在也只能靠照片追憶。


當初不曉得有沒有學者建議工程應該要緩一緩,這些工程現在都變成是一大浪費了。


    


朵朵白雲飄過的新草嶺潭。



當初的新草嶺潭面積約綿延數公里,當時還被稱為世上最大的堰塞湖。陷在已經全部塞滿風災自山上沖刷下來的土石,只剩一條小渠道了。



我走我的路!看我幹嘛!


更多美景:http://photo.xuite.net/caty/2813856


2006年3月20日 星期一

【花蓮】光復綠色迷宮2003



花蓮光復鄉的綠色迷宮,於2003年首次開辦,關於綠色迷宮的詳情,有興趣的朋友可見綠色迷宮官網:http://220.130.11.40/guangfu/2005/index.php

我去的這次正是2003年與馬太鞍溼地生態展同時舉辦,若與2005年比較,迷宮顯然陽春了許多,連指揮台也很簡陋,現在連網頁的資訊都做得挺完整了,我們來回顧一下吧!

 

這就是第一屆活動簡陋的指揮台,應該給這些工作者大大的鼓勵吧?只是當初我對那像城堡的指揮台頗有微詞說。不過現在想想,第一次的活動就辦得算是挺成功的,也為專程到花蓮的觀光客,有了另一個安全又有趣的親子活動場所。

門口右方還有沙灘車可以玩,更種有一排向日葵,我去的時候應是剛植栽,現在應該很美了喔~

 

指揮員講解走迷宮注意事項,每人發一張地圖、還有一支竹竿,地圖上有各個蓋章處的標示,全部章蓋完還能找到出口就完成探險了;竹竿上面綁著一條紅布,在裡面迷了路真的出不來的話,只要高舉旗子,工作人員在指揮台上看到紅布就會展開救援任務囉!

大家聽得仔仔細細,我看應該有人跟我一樣,擔心自己不曉得走不走得出來吧?

入口的可愛標示正式宣告你已經進入戰場,請一定要蓋完地圖上所有的過關章才能夠出來喔!

 

進場了!比人還高的太陽麻一片翠綠,不小心點記路、認路的話,真的會在裡面兜圈子喔!我大約走了30分鐘,可不是我找不到路,是因為總是停下來拍照,所以誤了點。這天不是假日,人不多,所以迷宮裡大多時候我都是一個人走,遇到了也在找路的人就點點頭,再各自忙碌去,太陽麻下方也有一些其他的花草植物,有的也開了花,加上遠方偶爾可見的中央山脈,可以邊走邊賞景喔!

在迷宮裡散步,太陽麻就像城牆一般讓人覺得安心,幫你遮陽、為你擋住別人的視線、為你提供一處躲避場所的感覺,很適合想要靜靜心的人進來走走。

成功走出迷宮後,跟工作人員說我要拍宣傳照爬到指揮台上去,不過還是僅能拍到迷宮的一角。

插國旗的地方是迷宮入口。



看看!進去的人就這麼一小點!

後來應該一年比一年進步,連週遭的遊樂設施也越來越多極乾淨了,但是第一次總是教人難忘說!

都是因為大頭妹在報花蓮啦!害我把陳年舊帳也翻出來了!哈哈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