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是蘋果日報在去年~94年8月22日副刊的旅遊報導(標題是:南投鹿谷 驚艷台灣迷霧水森林),截至這個月我才有長一點的假期下去一探究竟,不看還好,看了卻有點責備自己為什麼在枯水期來到腦中迷濛浪漫的迷霧森林.......
擔心看不到清晨的霧,所以天沒亮就從杉林溪飯店趕到迷霧森林,
此時東方的天空已經閃著晨曦,不過太陽就是不露臉。
可是哪裡有什麼霧....沒有水最好是會有霧啦!!
小徑旁的大樹頭(歹勢,不知它是啥樹,我的自然不及格),在蘋果的報導中有一照片也有拍到。站立其上可俯瞰迷霧森林。
其實迷霧森林的面積真的不大,在等太陽公公露臉的期間,緩緩踱步大約15分鐘,就能走完。
準備好看枯水期的迷霧森林了嗎?
比照第一張照片來看,基本上白木林是沒有變的,變的是附著其上的苔蘚類。
雨季時,杉林溪地區水氣充足、環境涼爽,提供了其生長絕佳環境,
不過沒有水的二月,這裡就是他們的絕境了。
照片中白色的附著物,就是苔蘚類乾掉後的屍體。
這些乾枯苔蘚,摸起來的感覺有點像繭,乾乾厚厚的。
看不清楚?再近一點。
翻開這些白色屍體,才發現在其實他們提供了一個屏障,讓下方少數同類可生存,等待雨季到來後,便可重新佔地為王。
一旁的小徑,可以看見周邊有些可愛菇類ㄛ~奇怪的事沒有什麼蟲鳴鳥叫,是大家還沒睡醒?還是因為沼澤乾涸後少了許多生物,故來這裡覓食的鳥類減少?
我唯一聽見的只有烏鴉叫,哀~~難怪我現在業績不好.....
產業道路的盡頭有一塊空地可停車,通往迷霧森林的小徑就在這顆大石頭旁,很顯眼的地標。
這就是一旁的忘憂森林咖啡屋,從一旁農舍旁邊有小鐵徑可通,說實在沒有什麼風景,大概是看完迷霧森林後有的人會想喝一杯咖啡吧?我去的時候是六點,沒有人在裡面,無法評論其咖啡、桌上還擺了未吃完的餅乾,現在枯水期應該沒有什麼客人!
這就是上山的產業道路,有水泥路也有泥土路,有些路面十分顛簸,真的要開四輪傳動車,一般房車不要嘗試,除非你想ㄉㄧㄠˊ在半路,回去還打算換底盤。
看更多照片:http://photo.xuite.net/caty/599384
再比較一下有水沒水的差異。
<嚴重呼籲>此行看到迷霧森林旁有許多棄置的寶特瓶、維大力鋁罐、紙屑.........等,請大家不要再當個不尊重自然的台灣人,有好的習慣才有好的風景,不要斷送台灣自然的未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