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為AM咖啡館館主yojen的熱情邀稿,讓我有機會寫寫幾個字做做心情表現,對於咖啡,我有一份炙愛,原因無他,咖啡陪伴我度過許多年頭,我同樣陪著咖啡走過35元咖啡到精緻連鎖店的歷史紀錄;而不同風味的爵士,也襯著我的人生,曾有的故事像電影般配著爵士回味,角色更為浪漫;因此,為咖啡或是音樂寫寫文章詩句,原是生活中常做的事,希望多少能讓諸位與咖啡及音樂在生活中結合,產生一些心情迴響,也希望各位能與我分享您不論酸苦的人生際遇。 大家都知道爵士樂來自十九世紀初美國黑人的生活創作,南北戰爭結束前,黑奴的嘶聲吶喊轉換而來,其中泣訴的,不僅是當初從非洲飄洋過海被販賣至美洲的離家心情,還有在美洲奴役生活中的絲絲血淚。戰後,由於黑奴的解放、樂器的平價化,爵士樂融合了歐洲古典樂及美洲搖滾樂而更加多元,經歷搖擺、咆嘯等多階段,發展至今日橫掃全球的迷人音樂。我羨慕黑人天生的好歌喉及節奏感,更羨慕他們的音樂終能在樂壇中大放異彩,中國的部份文化遺產,在民族歷史延續上就沒有如此的好運氣,這部份有機會再與大家分享。 | |
咖啡歷史的口耳相傳早在十五世紀就有種植的記述,這麼一說,咖啡的歷史比起爵士來得久遠,那麼,咖啡與爵士的愛戀結合,又是什麼時候開始的呢?我想應該不是在New Orleans時期,當時的爵士活躍於紅燈區,在二十世紀初轉進紐約、芝加哥後,爵士文化的傳揚才正開始。在二十世紀中期,南加州的Hermosa Beach,在陽光、沙灘的輕撫下,夏日慵懶的人們轉進位於海灘旁的Lighthouse Cafe咖啡館,這次現場表演的熱烈迴響,奠定了爵士樂日後在咖啡館上的定位,而由於爵士的節奏、咖啡的香醇,配合上的完美,誰是誰的配角?沒有人能夠定位。 收藏在架上的爵士CD中,「絕世爵士」,是聆聽爵士入門的最佳選擇之一,除了收錄了精心挑選的爵士名曲之外,更附送了爵士導讀本,介紹爵士的起源、重要場景及人物。不過在代理的金革唱片門市,現在已經買不到了,有興趣的朋友倒是可以到其他經銷商看看是否還有庫存。 如時報閱讀網http://www.readingtimes.com.tw/plus/jazz/jazz3.htm。 今天介紹給各位的,就是「絕世爵士」CD1中Vol.1,我接觸爵士樂以來,最喜歡的歌手之一,「艾拉‧費茲傑羅」所演唱的「冒險去愛 Take a chance on love」,艾拉最為人所知的評論,就是她輕快的嗓音,以及沒有一次演唱是相同表現的隨性吟唱;我認為其最精采的表演,是與路易斯‧阿姆斯壯的現場合唱,同屬即興演唱最佳代表的兩人,在合作上絕佳的默契令人吒舌,艾拉的輕亮柔逸配上路易斯的沙啞沉穩,往往令聆聽者留連再三。在這首「冒險去愛」,艾拉同樣的展現動人實力,以其拖曳歌唱的特色,展現歌曲的活力,聽者彷彿自艾拉的歌聲中,感受到期待真愛降臨、在愛中盲目的雀躍、以及害怕再次受傷的心情。 找個陽光午后,放鬆心情,沉沁在愛情喜悅中的朋友,為自己沖上一杯耶加雪夫,享受果香中甜中帶酸的戀愛心情;或許在情場中受過些挫折的朋友,也沖一杯喜拉朵,為酸中帶苦的你攜上些許回味,卻又在淡淡釋出的甜中,期待再一次的美麗相遇。 |
2004年11月20日 星期六
咖啡與爵士的愛戀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咖啡加爵士,時光就很美好。
回覆刪除